聯合國環境署代理執行主任喬伊斯·姆蘇亞充分肯定了北京改善空氣質量的顯著成果,她直言:“這不是偶然發生的,這是投入了大量的時間、資源和政治意愿的結果。了解北京的大氣污染治理故事對于任何一個想要實現類似成就的國家、地區或城市都會有所幫助??梢哉f,北京的治理經驗在很多情境下都能適用?!?/span>
這份報告由聯合國環境署主導,聘請國際和中國專家團隊歷時兩年完成。報告指出,1998年至2017年這20年間,北京市分階段持續實施有力的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措施,全市的污染物排放強度逐年下降,空氣質量明顯改善,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濃度較1998年分別下降了93%、38%和55%。而在這20年里,北京的地區生產總值(GDP)增長了10.8倍,機動車保有量增長了3倍,人口數量和能源消耗均增長了80%。
北京市空氣質量的改善值得自豪!而北京市在大氣環境質量改善方面所做的努力,也為全球其它城市,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城市提供了值得借鑒的“北京經驗”。
二氧化硫個位數濃度的背后
空氣里透著的那股煤味兒,曾經是不少人對北京冬天的印象。
的確,20多年前一到冬天,北京所有供暖的爐子就燒起來了,燒煤產生的二氧化硫濃度,最高的時候能超過120微克/立方米。煤炭燃燒長期以來是北京市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
從1998年起,北京市已經開始實施控制大氣污染緊急措施,燃煤治理是當時的重中之重。當年的北京,燃煤總量達到2800萬噸。
那時,中小鍋爐“遍地開花”,很多廠家從治理燃煤上瞄到了商機,紛紛聲稱有一種連外國人都做不到的濕法除塵技術,可以幫助鍋爐脫硫,從而降低二氧化硫濃度。
為了驗證這項技術是否有效,當時的北京市環境保護局委托了幾家科研院所共同承擔這項任務。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賀克斌等專家根據國內外資料設置了一個標準程序去做檢測,得出的結論是:該技術的脫硫效果,只能達到廠家所聲稱的三分之一,想要以此降低二氧化硫的濃度,是不可靠的!
那怎么辦?賀克斌等專家最終建議,北京要想從根本上治理二氧化硫,必須調低硫煤,就是要使用含硫量低于0.5%的煤。
低硫煤很快用上了,但第一年就出現問題??吹土蛎菏欠裼行Ч?,其實很簡單,天上的濃度就能說明一切,但當時的收效可以說極其微小。環保部門立即從監管上查找原因,發現了一批燃料公司“耍心眼”,0.5%的低硫煤就只有外面那一層,里面的煤含硫量還是高于1%。
環保部門開始在進京路口嚴查,凡是拉進京的煤,沒達標的全部返回,從哪兒拉來的自個兒拉回哪兒去。監管很給力,再加上燃煤清潔能源改造等工程的實施,沒過幾年,北京二氧化硫的年均濃度就達標了,2004年已經下降到了55微克/立方米(標準是60微克/立方米)。
從2013年開始,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開啟新時代,PM2.5成為了衡量空氣質量的重要指標。北京市發布了《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其中,壓減燃煤仍是大氣治理的重要舉措。因為燒煤產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都是生成PM2.5的前體物。
五年來,通過煤改電、煤改氣、清煤降氮等一系列措施,北京市的燃煤總量從2300萬噸下降至600萬噸以內。也就是說,5年減了1700萬噸燃煤,壓減的燃煤如果以1米的厚度堆放,足足可以堆滿3175個足球場;如果用載重30噸的卡車運送,需要56.7萬輛車,頭尾相連可以繞六環路40圈,可以從北京排到云南騰沖一個來回。
2017年底,城六區和南部平原地區基本實現無煤化,北京集中供熱清潔能源取暖比例達97%以上,居民取暖和生活“煤改電”、“煤改氣”大規模推進,小型燃煤鍋爐基本淘汰完畢。
“煤改電”背后則是電網增容、導線鋪設等大量工作。據統計,本市在這5年的“煤改電”中,導線鋪設就達7.98萬公里,架了33.41萬根電線桿,忙碌時節全市有4萬人同時施工。
在過去20年間,北京市不斷推進末端治理技術升級和能源結構調整,從燃煤電廠、鍋爐和民用散煤三方面入手,同時加強對源頭和末端的治理管控,取得了顯著成效。如今,二氧化硫的年均濃度已經穩定在個位數。
經初步評估,壓減燃煤措施對北京PM2.5下降貢獻率超過40%。截至2018年底,北京市還有400萬噸以下燃煤,預計到了2020年,北京平原地區將看不見燃煤的身影,僅山區留下50萬噸散煤供村民燃燒使用。
機動車排放標準一直領跑全國
沒有人能想到,20年間,北京市的機動車保有量增長了3倍,增長的結果,是越來越多汽車尾氣產生的污染物。
1998年,北京市的機動車保有量差不多有200萬輛,在全國新車增長比例中占10%,份額不小。當時,清華大學專家組就提出,治理機動車重點得抓新車管控。
北京市政府立即委托專家團隊,針對北京的新車標準做一項研究。1999年,北京市成為中國第一個實施輕型汽油車國Ⅰ排放標準的城市,而這卻引來了不少爭議。有汽車行業的人指責北京這是地方保護主義,故意抬高標準,全國的市場應該是統一的才對。但實際上,這樣的做法在國際上是有先例的,美國加州就曾率先立法對機動車實施污染控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實施了一年,這套北京市的地方標準上升為了國家標準,也就是我國機動車排放的第一階段標準“國一”,機動車也從化油器時代徹底進入了電噴、三元催化器時代。從此往后,北京市的機動車排放標準一直領跑全國。
2004年、2005年、2008年,北京市分別率先實施機動車排放的“國二”、“國三”、“國四”標準。2013年,北京繼續率先實施與歐洲第五階段標準相當的“京V”排放標準,進一步縮小了與歐美發達國家機動車排放控制水平的差距。就在過去的20年間,北京市實現了新車排放控制的跨越式發展,通過標準引領了中國汽車行業節能環保的技術進步。
同步提升的還有油品質量。1997年,北京市率先在全國使用無鉛汽油、2004年制定并實施了嚴于國家標準的車用燃油第二階段地方標準,此后北京市油品標準持續領先全國一至兩個階段。目前北京市已實施“京六”油品標準,部分指標已嚴于歐洲標準。淘汰老舊機動車,是一項持續推進的政策。2008年奧運期間,全市范圍內就禁止黃標車行駛。到了2015年12月,這項政策已經成為常規措施在全市域內推開,北京也是全國率先淘汰完成黃標車的城市。
從2009年起,北京開始對淘汰高排放老舊車輛實施政府補助的經濟政策, 每年補助資金在10億元至20億元之間,已持續10年,這也在世界范圍內創造了一項紀錄。2013年至2017年期間,北京市累計淘汰老舊機動車約170萬輛,2018年淘汰國三柴油貨車4.7萬輛。
20年來,北京市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針對新車和在用車排放管理,以及油品質量等多個方面的嚴格地方標準,采取綜合性治理措施,不斷加強交通管控和經濟激勵,已逐漸形成“車-油-路”一體化的城市機動車排放綜合控制體系。
根據最新的PM2.5源解析結果,如今,機動車等移動源污染比重更加凸顯,在本地污染源中占比從原來的31.1%上升到45%,而其中污染最重的,要數重型柴油車。據統計,一輛“國三”排放標準的重型柴油車相當于200輛“國五”小汽車的污染排放。而在北京的各個進京路口,每天外埠進京和過境貨車日均流量達3萬至5萬輛。
污染“大戶”重型柴油車更是北京市重點治理的對象。路查、夜查、入戶檢查等多種措施并用,緊盯污染排放。
2017年,原北京市環保局突破了“就車論車”的想法,提出了一個治理重型柴油車的新妙招:“延慶重型大貨車特別多,一天就有7800多輛,而其中大約有6000輛是運煤的,這些車繞著北京六環走,最終抵達天津港??梢哉f,這些車都是過境車輛,但給北京帶來的污染可不小。有沒有可能改成鐵路運輸,徹底消除這部分污染?”
帶有創新想法的《關于京西北過境運煤大貨車排放污染及控制對策調研報告》,一周內就交到了原環境保護部。
2017年1月9日京津冀協調小組第八次會議上,“天津港不再接受公路運輸煤炭,改成鐵路運輸”的措施寫進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會后很快聯合印發。措施推進神速,4月30日,天津港公路運輸煤炭成為了歷史。
措施實施快,成效也展現得快。當年10月,延慶環保局就傳來喜報,每天過境的重型大貨車減少了3000多輛,相比原來少了一半以上。根據核算,這一措施每年能為北京減排氮氧化物3000噸,與一年淘汰40多萬輛老舊機動車的環境效益相當。
據統計,與1998年相比,2017年北京市機動車排放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PM2.5分別削減了110.5萬噸、7.1萬噸和0.6萬噸,減排率分別達到89%、55%和81%,其中淘汰老舊機動車的減排效益最為顯著。
近年來,北京出臺了多項措施和文件,進一步加大調整優化機動車結構,推進交通領域污染減排,到2018年底,全市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應用規模累計達到23.4萬輛。
區域聯防聯控的共同效益
如果說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是一項重大的研究,那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所做的嘗試,就是對這項研究最成功的一次實踐檢驗。
“大氣污染是區域性的問題,如果只是北京單打獨斗,周邊沒有跟進,治理到了一定階段肯定是浪費資源的?!辟R克斌說,事到如今,一次次的區域聯動也證實了這一點。
首次取得突破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當時,根據多家科研院所針對奧運會舉辦而做的模擬推演中,包括天津、河北、內蒙古、山西,甚至山東在內的五省區市,大氣條件都會對北京產生影響。所以,單單控制北京的污染排放是不行的,區域六省市必須聯動起來。
賀克斌回憶,當時大家做了長期和短期兩套不同的控制方案,前前后后開了6次大會。第一次開會,就發給各省區市一張清單,上面列明了北京市能采取的各項污染防控措施方案,讓大家作為參考,回去自行策劃相應方案。
三個月過去了,會議再次召開。根據這三個月方案修改,專家組經過模擬推演,發現離最終的目標確實近了一步。然后又把北京能做到的措施清單發給其他五省區市,大家再次作為參考,回去根據自身情況再做修改。
就這樣三個月復三個月,隨著六省區市措施方案的不斷完善,每一次模擬推演的結果,都越來越接近奧運會期間北京所要達到的空氣質量目標。而最終,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收獲的“北京藍”,也有力地驗證了在區域聯動下,長期和短期措施的共同實施,是可以實現環境效益共同改善的!
實踐出真知。正是有了北京奧運會的成功經驗,大氣污染治理需要區域聯防聯控的力量更確鑿了?!巴谝黄{天下,同呼吸共命運,北京市的大氣污染治理,不能獨善其身?!睘榱思訌妳^域合作,2013年9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正式成立。
北京奧運會的經驗很快被升級“復制”。2014年“APEC會議”,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內蒙古等七?。▍^)市開啟了第一次嘗試,環保部門跨區域、跨部門聯合會商空氣質量。
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大氣室主任李云婷對那異常忙碌的半個多月記憶猶新?!懊刻於〞r開展視頻聯合會商,各省市監測人員共享監測數據,一起分析、研判、預報,隨時滾動更新?!?/span>
正是在區域的聯防聯控下,“APEC會議”期間,北京市雖然經歷了兩次不利的氣象擴散條件,但仍收獲了11個空氣質量優良天,PM2.5日均濃度值平均下降54.5%。
“APEC藍”再次給了大家啟發。從此,大氣污染治理再沒有單打獨斗,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聯防聯控,協同作戰。
2013年至2017年這五年間,七省區市共享空氣質量、污染排放等數據;北京同保定、廊坊,天津同唐山、滄州結對治污;京津冀三地環保部門執法聯動;區域重污染統一預警分級和應急聯動機制……
2017年,原環保部還進一步確立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個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通過協同規劃、統一標準、應急聯動、信息共享等政策措施,整個區域的空氣質量得到顯著改善,PM2.5濃度在2013年至2017年間下降了39.6%左右。
讓“北京藍”常駐
在20年的大氣污染治理過程中,北京市逐步建成了一套適應北京情況的空氣質量管理體系,通過規劃和實施改善能源結構、綜合治理機動車污染、調整產業結構、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加強生態保護以及提升公眾環境意識等一系列措施,在社會經濟空前發展的背景下實現了空氣質量連續20年改善。
20年間,北京市SO2、NO2、PM10年均濃度分別下降了93.3%、37.8%和55.3%,SO2、CO等污染物已經能夠穩定達到現行國家標準,PM2.5在有監測數據的5年里濃度下降了35.6%。到2018年底,PM2.5年均濃度已經達到了51微克/立方米。
但北京市的大氣污染防治還遠遠沒有結束。下一步,北京市將實施PM2.5和O3協同治理,并強化治理揮發性有機物;在調整能源結構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并重的同時,推動能源低碳化,統籌考慮空氣質量改善和溫室氣體減排目標;移動源的污染治理仍然是重中之重,將移動源排放控制和交通結構優化并重,建設低排放高效率的運輸系統。
最重要的,北京將城市環境改善目標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更好地結合,真正打贏“藍天保衛戰”,讓“北京藍”常駐!